第一代汽車輪轂軸承作為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主流技術方案,其使用方法涵蓋安裝、調整預緊度及維護三大核心環節,具體如下:
一、安裝方法
工具準備
基礎工具:舉升機、扳手、螺絲刀、套筒、拉拔器、壓力機、卡簧鉗等。
替代方案:若無專用工具,可用剛拆下的廢舊軸承作為墊塊輔助安裝。
車輛固定與部件拆卸
將車輛駛上舉升機并安全固定,拆下前輪以暴露工作區域。
拆下半軸端部自鎖螺母(需另一人踩住制動踏板提供反向力矩)。
分離制動與轉向系統:
拆下制動卡鉗并懸掛于車體。
拆下轉向拉桿球頭螺母,用球頭鉗使轉向節與轉向拉桿分離。
拆下轉向節與減振器、轉向節與下擺臂的連接螺栓。
舊軸承拆卸
使用專用工具或套筒將輪轂從轉向節中頂出,軸承內圈隨輪轂脫落。
用拉拔器拆下輪轂上的軸承內圈。
通過卡簧鉗取下轉向節軸承座孔兩側的定位卡簧。
用壓力機及圓形墊塊將舊軸承從轉向節中垂直壓出,避免傾斜。
新軸承安裝
清潔與潤滑:清潔轉向節上的軸承座孔,確保無雜質、污垢或舊潤滑脂;在座孔內充分涂抹專用潤滑脂。
壓入新軸承:
安裝轉向節外側卡簧,為新軸承定位。
用舊軸承外圈作墊塊,通過壓力機垂直壓入新軸承,確保外圈均勻受力。
軸承完全壓入后,安裝另一側卡簧。
用舊軸承內圈作墊塊,將輪轂壓入軸承,確保內圈均勻受力。
檢查安裝狀態:轉動輪轂,確認其旋轉順暢且無異響,同時檢查油封是否完好。
部件復位與緊固
按拆卸逆序安裝轉向節、制動卡鉗、轉向拉桿等部件。
嚴格按照車型維修手冊規定的力矩緊固螺栓:
轉向節與下擺臂連接螺栓:35 N·m
轉向節與減振器連接螺栓:95 N·m
轉向拉桿下端螺母:35 N·m
安裝半軸端部自鎖螺母,鎖緊至規定力矩(如265 N·m),必要時請他人協助提供反向力矩。
二、調整預緊度
預緊度調整目的
確保軸承在承受載荷時既不過緊(導致摩擦增大、發熱甚至損壞)也不過松(引發振動、噪音或早期失效)。
調整步驟
將輪轂外軸承放置到正確位置,在旋轉輪轂的同時逐漸擰緊軸承的調整螺母。
當輪轂達到穩固狀態后,將調整螺母反向旋轉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圈。
用200~300牛的力進行拉動測試,一旦輪轂能夠輕微轉動,便應停止擰緊螺母。
左右旋轉輪轂2~3圈,逐漸擰松調整螺母,直到僅需10~25牛的力便能使輪轂轉動為止。
三、維護與保養
定期檢查
檢查軸承的磨損、松動和異常噪音等。
檢查軸承座孔和油封的清潔度和完好性。
潤滑與密封
早期輪轂軸承需定期潤滑(如每5萬公里補充鋰基脂),但現代免維護軸承已封閉潤滑脂,無需額外添加。
若需潤滑,應使用適量專用潤滑脂,并確保清潔度和質量。
更換與修理
一旦發現軸承存在嚴重磨損、松動或異常噪音等問題,應及時更換或修理。
前輪轂軸承因工作條件相似,即使僅一個損壞,也建議成對更換以保障平衡性。

當前位置:
